七月學期結束後和O,R,G去了趟北歐!我們開著露營休旅車,一路從瑞典基魯納開到挪威,最後到了挪威靠海的邊境-羅浮敦群島(Lofoten)。從群島最北花了兩天時間開到最南,令人印象深刻的,公路的盡頭是一個叫做"Å"的地方。只有一個字母的地名,爬過岩石、面向北極海(其實就是大西洋,只是緯度高),彷彿到了世界的盡頭。這時候,春光乍洩電影裡飛鳥環繞的畫面浮現,雖然是在不一樣的地方,但心裡很感動,覺得可以站在那裏非常非常幸運!
橫越北緯66度07'03'、所謂的Arctic circle後,便進入北極圈範圍。在跨越那條線的時候其實景觀並沒有太大差異,但對身旁的細幹樹林、低矮草原總會忍不住多瞧一眼。開著露營車橫越北斯堪地那維亞,最大的感觸是,覺得我們真正遠離了人群和塵囂。歐洲是地狹人稠的,但是在拉普蘭大地(Lapland)、亦即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北部以薩米遊牧民族(the Sami)為主要聚落、橫跨三國的地帶,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數不到一人。一路開著露營車,沿路只有大自然、偶爾,會從路邊闖出馴鹿,此外便幾乎不見人蹤。
拉普蘭大地的景觀,也像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其他地方,每隔一段距離就會看見湖,一路上我們遇見數不清的、大大小小湖泊。而在挪威靠海地帶,則處處是峽灣。峽灣看起來便向一般的湖泊,安靜的在山的旁邊,但是遠處看不見的峽灣的盡頭,是大海。顏色比湖泊還要深邃,也比湖泊還要深,直入山峰深處。每天我們開四到六小時的車,傍晚累了就找個風景優美的地方,煮飯聊天,然後過夜。時間是不存在的,因為當時是八月,距離永夜雖然已經過了一個月,但白天仍非常長,八月中時到晚上十點天仍亮著;即使後來太陽下山,但我從不覺得,黑夜真的來過,因為夜晚的天空顏色是極深的藍,而不是闇黑。白天,走在路上,也覺得那兒的天空特別低,天氣好的時候只有幾朵白雲,雲那麼低、就在上坡路的上方,差不多要碰到山顛了,非常有趣。
我們也造訪了幾個遊客必訪城市,例如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芬蘭羅凡尼米。斯德哥爾摩的繁盛就立在港邊,交錯綜橫的水道在現代化高樓建築區下,整個城市顯得非常有氣度。加上瑞典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報上對任內在環保、能源、歐盟整合等部分的期許,讓人不得不對這個國家另眼相看;在北歐三國中(先不算丹麥),瑞典人也是整體來說英文最好、最為友善的。我們都最喜歡瑞典。:-)
而芬蘭羅凡尼米的耶誕老人村就是非常受歡迎、行銷也很成功的遊客必訪地囉!在這邊難得看到來自亞洲的日本團和韓國、中國遊客。在這裡買紀念品大大失血XD
另外,瑞典以開採鐵礦著名的城市基魯納也令人印象極為深刻。我們參加了德文導覽團,非常貴,但是可以坐小巴深入到瑞典國有鐵礦公司地下兩公里深的礦坑參觀,解說員看起來是中國人,但說著非常流利、幾乎沒有口音的奧地利德文,在整整兩個小時清楚詳細沒有中斷的導覽中,我有時會目瞪口呆的看著她,帶著打從心底佩服、尊敬又羨慕的心情,怎麼可以有外國人講得幾乎跟母語一樣輪轉的德文,而且需要充分的專業知識背景才可能做這麼精采的解說!真是太強了!!!不可思議...
整個行程中,其實好幾個部分都是爬山。我們去了瑞典北部Abisko國家公園,這裡也是最負盛名的登山路線"王者之路"的起點,在那裏我們用各自的母語錄了打招呼的短片(應該放到youtube上了),依序以中文、德文、俄文版本向大家say HI!!呵呵!我們這個老人自助旅行團其實也很熱血吧!:-)))
最後當然,喜歡體驗"邊界體驗"的我們,也造訪了三國交界處。爬到山的頂峰,雖然很冷、風很大,但看到這個地區山脈綿延、湖泊成群的景色,還是覺得很值得!我們也"幸運"地在這個地方體驗了整趟旅行中的最低溫。睡在車上的我們,因為是夏天租車,所以車上只有夏天的涼被,但在這個地方,某天早上起床居然只有攝氏零度!!那幾個晚上是窩在被裡邊發抖邊睡的;同時露營區內有芬蘭浴,所以這樣極端冷熱的體驗簡直令人終身難忘!
寫得差不多了,之後有空在補照片上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