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008

我的掙扎


連日來的不安終於使我昨天陷入了無可救藥的苦悶中。我掙扎著,是不是要告訴他,但連我自己似乎都不甚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事情要從不斷地有人問我要不要考國考開始...

老實說對國考沒有什麼興趣,但是沒有考到那張照,好像就代表著,無法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畢竟法律這個領域仍然以證照制度為主的。我沒有去考,當然也從來沒有針對考試準備過,很灑脫,也很虛無。覺得自己法律的底子很虛,我到底可以做什麼呢?研究所結束之後,未來?


未來。

遙遠的未來令我陷入愁雲慘霧之中。昨天跟學妹聊到,從小到大唸書一向也是很認真的啊!(不然怎麼可能考上現在的學校)但是為什麼到了大學卻覺得一切都很空虛呢?為什麼畢業,卻有種大學四年,我都一直在敷衍的感覺...沒錯,擔憂就是從覺得自己的日子實在過的太敷衍而開始...我不喜歡法律嬤?不會呀!我沒有熱情嬤?明明很夠的。那我到底在幹什麼?我也不知道...

一方面覺得現在的自己,也沒有辦法將國考安插進計畫裡面。對我來說,那大概需要整整兩年的時間準備才有可能。第二,老實說對於司法官的工作沒有什麼憧憬;律師嘛...也還好;公務員?沒有興趣;其他?...都是問號。所以,我的未來到底在哪裡呢?

另外還有一個因素是,在未來的規劃裡面,還有某人。短程的目標是很明確的,國際經驗是我想要追求的,那確實是我想做的事。但是,交換學生、寫完論文之後呢?結束之後,我都已經26 歲了,才要開始起跑嘛?如果我們要繼續走下去,勢必我得擁有在當地生存的能力。我有什麼競爭優勢?只有中文。

那我的研究所到最後真的變成是唸興趣囉?

如果我以後只能從事非法律相關工作,總覺得有股罪惡感。因為投資在自己身上,我總認為唸書要培養的能力是以後可以運用的。也就是說,我們念書要一併考量對以後工作能力的提升?這是個從高三選志願就開始的老問題了...

也許我想的太多,也太遙遠而不切實際。JC跟我說,我本來就是因為喜歡才唸書的,只要書有唸到,那就好啦!而且,就順其自然一點吧!兩個人一起計劃這麼遙遠的未來,可是計畫是趕不上變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誰也說不準。我知道,我可以為未來努力,讓她盡量接近我想要的樣子但是我無法百分百決定它的樣子。真的嬤?

我覺得我可以。

我不是一個保守守成的人,論冒險精神,我絕對有;真的要到國外打拼,從無到有,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也許先為短程計畫努力才是我現階段最重要的事,畢竟,沒有完成我的短程計畫,何來長程計畫?都只是空談的理想。JC說,覺得現在生活裡有可以努力的目標,就是很幸福的事了,這話很有道理。我很清楚未來一年我要幹什麼。祇是處在一個剛開始的新階段,妄想著之後無可捉摸的下階段,或許太過了。人都會想,當然,釐清自己的想法,穩定自己,讓想法成為掌握方向的舵盤,而非阻礙。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已經度過了上個漫長的階段,走到下一步了,這是非常值得開心的啊!雖然在新的階段了,要考慮的更多,需要更謹慎、負責任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也從一個人,變成兩個人,但是無可諱言,我的確已經有所成長了啊!!

我要的幸福,要用我的雙手,和智慧去打造。一切都由負責任出發,這是我全然自主的人生,不是老師的,也不是爸媽的。

加油!!!他是非常確定的,他也在遙遠的另一個國家,為我們的未來打拼。:-)
加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