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2009

遊走體驗讓視角更豐富-巴黎後記

為什麼要從這個城市移動到另一個城市?
從這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從熟悉的這片海到陌生的那片海?

單單從德國到比鄰的法國,坐快車三個小時,所見到的生活便不一樣了。同樣的體驗發生在從德國到瑞士,也是三個小時的車行時間而已,瑞士令人覺得外放自由的多。而壯麗的阿爾卑斯山群和冰蝕湖,讓人驚呼;無法想像往北邊德國這一方向望去,居然只有一片平坦的土地。

達爾文乘小獵犬號環行世界的時候,在加拉巴哥群島遇見了奇異的新物種並見證了物種的多樣性。他很驚訝,相距不到幾百公里的兩處,有這同樣的岩石物理環境、同樣的氣候、同樣的高度,卻可以出現截然不同的生物群。人類的社會景象或許還沒有這麼極端的落差,但是,從這裡到那裡,不一樣就是不一樣了。

印度被視為見證生命的地方,因為生老病死都大刺刺的在路邊、河裡上演。
如果說,在印度可以目擊貧窮,那麼,在巴黎便是目擊貧富差距。

想像,夜晚站上凱旋門頂,金色輝煌直到天邊的夜景、艾菲爾鐵塔就矗立在不遠處;但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父親帶著孩子、裹著毛毯乞討維生。短短三天,我所見到的巴黎,文化鼎盛、繁華富裕,但另一個事實擺在眼前,這個城市的貧富差距也令人昨舌。街道髒亂、躺臥其中的遊民不乏好手好腳的年輕人。是什麼讓年輕人也淪落街頭? ㄧ方面巴黎物價極高,約是德國的1.5~2倍;但相比之下工資並未特別高、而消費稅MWST竟高達19.60%!德國的19%已經相當令人震驚了,法國居然更高!舉例而言,拉丁區餐廳在削價競爭下,ㄧ客套餐可以十歐元吃到,所得營收扣掉營業稅、其他固定成本後,人事成本,也就是餐廳的服務生一晚下來能得多少薪資? 另外,搭乘主要交通工具-地鐵的經驗也令人難忘,地鐵的氣味,是地面生活蒸發後的殘餘;巴黎的背面,是否也像她的正面ㄧ樣令人嘆為觀止? 而為了生活,有人上街乞討、有人行騙觀光客…

儘管五味雜陳,我還是要說,巴黎是難得的經驗,值得一去。存在極端相對落差的城市,本身也是非常有趣的城市。巴黎的活力和多樣性都超出德國城市之外,換句話說,所需面對的社會問題當然也更多囉!

p.s.週末的這趟巴黎行,是我和Maria相隔一年後約定的見面,Maria是我在歐洲認識的第一個朋友,意義重大啊!:-)當時我們一起在語言班學德文,現在我說德文、她說更流利的法文,事情的變化真的很有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