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2010

一場極具啟發性的演講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21日以網路自由為題的演說

"柏林牆象徵著一個分隔的世界,代表一個時代。今天,這堵牆的一些碎片就陳列在這座它們理應歸屬的博物館裡。在我們這個時代,具有代表性的基礎設施就是網際網路。它取代了分隔,象徵著聯繫。但是,就在網路擴展到世界各國的同時,我們發現許多地方以虛擬的牆壁代替了有形的牆壁。"

"有些國家豎起了電子屏障,阻止本國人民分享世界上的一部分網路。他們從搜索引擎提供的結果中刪除字詞、名稱和短語。他們侵犯了那些發表非暴力政治言論的人的隱私權。這些做法違反了《世界人權宣言》,因為《宣言》告訴我們,人人都有權通過「各種媒體不受疆界限制地尋求、接收和傳播訊息和思想」。由於這些限制手段的蔓延,一個新的訊息帷幕正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降臨。為穿越這種阻隔,個人視頻和博客文章正成為當今時代的「地下刊物」。"

"世界上經濟地位最低的億萬人民有可能在生活中效仿上述取得進步的實例。在很多情況下,網際網路、手機和其他通訊技術能對經濟發展起到綠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對農業所起的同等作用。現在,小小的投入便能產生巨大效益。世界銀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在一個典型的發展中國家,手機普及率每增加1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便能增長將近1%。具體而言,如果以印度為例,那將相當於每年近100億美元。"

"與全球資訊網路連通就好比踏上了通往現代化的階梯。在這些技術問世的最初幾年,許多人以為它們將在世界上的富人和窮人之間劃出鴻溝,但那種情況並沒有發生。今天共有40億隻手機在使用。手機使用者中有很多是小販、人力車伕和其他歷來缺乏受教育及其他機會的人。資訊網路是實現平等的有力手段,我們應共同使用這些技術幫助人們擺脫貧困,不再有匱乏之虞。"

有好心人轉為繁體中文版:http://mmdays.com/2010/01/22/secretary-of-state-clinton-on-internet-freedom/

原文:http://www.america.gov/st/texttrans-english/2010/January/20100121142618eaifas0.6585352.html(美國國務院)

沒有留言: